开发一种以煤矸石为主要骨料的注浆材料,能够兼顾泵送性能、强度发展和材料稳定性,满足煤矿井下工程的特殊要求。
煤矿绿色开采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矿业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井下采空区回填是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地表沉陷的有效技术手段,而采用煤矿固废煤矸石作为注浆料主要骨料,符合国家绿色矿山建设的战略需求。
然而,煤矸石浆体充填材料在研发与应用中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
1.大骨料粒径与泵送性能的矛盾:煤矸石骨料最大粒径超过6mm,在泵送过程中易产生沉降分离和堵管风险。
2.长时泵送要求与强度发展的矛盾:工程要求浆料在7–8小时内保持良好可泵性,但同时又需保证1天强度>0.1MPa,28天强度>5MPa。
3.材料稳定性与施工性能的矛盾:长距离泵送要求浆料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保持能力,同时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必须保持均匀性和稳定性。
现有解决手段或方法:
目前主要通过延长凝结时间来满足泵送要求,现有浆体终凝时间约为72小时。
现有手段存在的问题:
凝结时间过长,不利于井下充填工程的施工效率;1天强度不足,难以满足工程对早期强度的需求。
注浆材料主要技术指标:
7–8小时扩展度 ≥180 mm;
1天抗压强度 ≥0.1 MPa;
28天抗压强度 ≥5 MPa;
浆体在长距离泵送过程中保持均匀性和稳定性。
资金根据实际需要面议。
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水泥产业链外加剂(水泥外加剂、预拌砂浆稳塑剂、混凝土外加剂);石膏系列产品(外加剂及轻质抹灰石膏、石膏基自流平);水泥基砂浆系列产品(普通砂浆、特种砂浆);高性能工程防护材料系列产品(畜牧业防水防腐,民用室内外防水,工程防水堵漏)。公司拥有研发生产基地6个,年生产能力200余万吨,是河南省成立较早也是规模较大的绿色建筑新材料企业。